小儿高血压的症状及临床表现
小儿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高于该年龄组平均血压2个标准差以上,或高于该年龄组按百分位数分布的血压曲线的95%上。学龄前儿童血压超过16./10.6kPa,学儿童血压超过 17.3/12.0kPa 临床诊断为高血压。小儿时期的高血压多数属继发性。
1.病因
小儿高血压的病因很多,其中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,其病因是肾脏实质性病变,以急、慢性肾小球肾炎为多见;肾脏血管性疾患也是病因之一,其中以肾动脉狭窄为多;内分泌疾患引起的高血压多见于肾上腺疾病,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、皮质醇增多症、嗜铬细胞瘤、神经母细胞瘤等;心血管系统疾患中应注意主动脉缩窄及大动脉炎。部分患儿为原发性高血压。动脉压的高低取决于心排血量及总的外周阻力。如水钠潴留引起血容量的增加、周围动脉收缩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均可导致高血压,神经内分泌异常也可引起高血压。
2.临床表现
(1)轻症患儿多无明显症状,血压明显增高时可有头痛、头晕、恶心及呕吐等症状。
(2)细患儿有多、心、重减轻;皮质增多症可有体型变化、软弱无力、多毛;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常伴有周期性肌张力低下、多尿、烦渴、手足搐搦等;肾动脉狭窄患者腹部可闻血管杂音;肾实质病变常伴有水肿、少尿及尿常规异常。
(3)眼底改变分4度。I度:正常眼底。Ⅱ度:可见局灶性小动脉痉挛。Ⅲ度:伴渗出或有出血。Ⅳ度:伴视乳头水肿。
(4)压升高,新生儿超过10.7/6.7kPa幼儿超过13.3/8.kPa学龄儿童超过 16.0/10.5kPa,学龄儿童超过17.3/12.0kPa,即可诊断高血压。任何年龄组血压超过 20/13.3kPa即为重度高血压。持续严重高血压,或短期内血压快速升高,可出现高血压危象,表现为剧烈头痛、烦躁不安、视物模糊或失明,甚至惊厥、昏迷。如不积极治疗,常危及生命,或留下严重后遗症。
3.辅助检查
(1)肾脏疾患的相关检查:包括尿常规、肾功能测定、静脉肾盂造影、肾脏B超检查、同位素肾图、肾动脉造影及肾静脉肾素活性测定等。
(2)内分泌疾患的相关检查:疑为皮质醇增多症时,测24小时尿17羟类固醇及17酮类固醇;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时,血浆肾素活性减低而血浆及尿醛固酮浓度增高;嗜铬细胞瘤时尿香草扁桃酸(VMA)增高;神经母细胞瘤时VMA增高,尿多巴胺
增高。
(3)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的相关检查:应进行脑脊液检查、眼底检查、头颅B超及 CT 检查。